從上上週開始,我星期四中午會去參加橋社的教學,星期二晚上會去打一個晚上的練習。
以前高中的時候,幾乎大家都在打,不過那時候還沒什麼興趣。不知道規則,叫牌制度,進攻防禦的方法等等。
研究所一年級的時候,因為要好的同學有缺咖,所以找我去,雖然也不是說有多熱衷,但研一整整一年只要課上完以後(因為那時候只有有課的時候我才會去學校...順便抱怨一下,為什麼住台北市不能抽宿舍?小家子氣的政大...哼),我們都會在學校對面三角窗二樓的藍卡威簡餐店,打他一個下午。前陣子又回到學校附近去,簡餐店好像已經變成Starbucks了。我的研究所回憶啊啊啊啊。
不過現在兩堂課下來,發現我們以前真的都是隨便喊隨便打的。點力隨便算算,夢家也不用攤牌,不怎麼計算橋路啊贏墩失墩之類的。總之橋社裡邊真正的高手們大概覺得我們以前打的就跟兒戲一樣。
不過去了這一兩次,發現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年輕人都已經不玩橋牌了?總之裡面都是中年以上的男人。有個性很好慈祥和藹的阿伯、親切的大哥、也有碎碎念又機歪的臭老頭。就是沒有大眼睛長頭髮皮膚白皙的正咩。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這個社會。後來跟朋友聊天的時候研究了一下,應該是因為大家都去玩大老二了。簡單又刺激~還可以小賭怡情~甚至結合真心話大冒險還是國王遊戲之類的,重點是不用記一堆理論啊制度啊什麼阿里不達的。也不需要一個有默契的隊友。難怪啊...原來如此。可惜了中研院怎麼沒有大老二社呢?不過這是題外話。
總之去上了一兩次社課以後,發覺自己在專家達人們面前簡直跟三歲小孩差不多啊,還好跟我搭檔的先生不會因為引錯牌或是叫錯牌就雞雞歪歪,還遊走對手生氣發飆的邊緣暗示我該出哪一張...也還好我們雖然根本不熟不過這樣搭檔也從來沒有最後一名過。至少也是倒數第二名(咦?差不多嘛)。獎品是面紙跟浴廁清潔劑。辛苦了!民族所的黃老師(?)~
2007-08-29
相隔多年以後我又想玩橋牌了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