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06-16

水電工日記

話說最近我在補牆壁。因為家裡有老爸以前留下來的防水材料,可是使用方式網路上找得到的資料很少,特別在這邊備份一下,以免以後廠商的網站倒了(應該不至於),就沒人會用啦 XD。這兩天補下來,發現要補得好看真的很難,而且如果要捕的是天花板的話就更累了...脖子硬梆梆...anyway 資料如下(草草結束):

LT-20A DIY
(摘自欣名實業有限公司)

特性:LT-20A是一種以特殊水泥為基材的灰色、粉狀、高性能混合物。駭人聽聞的壁「癌」一辭,其實不是什麼不能根治的「癌」,只不過是輕微的漏水而已。處理時首重治本,尋出原因。LT-20A具有高黏接性、防水性、耐酸性非常適合海砂屋「壁癌」之修護。

注意事項:施工實盡量使用橡膠手套,比免本劑與皮膚接觸。若不慎沾染眼睛、皮膚時,請盡快以清水清洗。

保存期限:LT-20A經完全密封,可保存三年。

矽酸質系防水產品施工與操作說明:

長期滲水所產生的白華(壁癌)
前置作業:

刮漆:(a)先刷水,後刮漆,較省力。(b)手工或是以電砂輪磨掉舊漆,須防塵。(c)將裂縫鋸大,或鑿成V型。(d)嚴重壁癌才需要琢粗或打掉水泥粉刷層。
(儘量去除乾淨)
調料:
可以增減調水的比例,調成補土狀用補土刀披補,或是調成水泥漆狀用毛刷上料。不管是用哪一種,施工後的總厚度都要做到2mm (1/5公分)以上。一般來說,一加侖裝可以修補約一坪的總面積,一立裝(1/4加侖)可以修補約1/4坪的總面積。
補土料:上料快、厚度足,但是滲透性沒有毛刷料強,也比較需要經驗與技術才補的好看。
使成補土狀(補裂縫需調硬些)。
毛刷料:施工容易、滲透性強,但是每次上的厚度較薄,需要多上幾次才能達到厚度。
使成稀糊狀(比未調水之水泥漆濃些)
欣明建議:

沒經驗要做DIY -- 調成稀糊狀毛刷料,用毛刷做三次
老師傅 -- 第一次調成稀糊狀毛刷料,用毛刷做一次,第二次調成補土狀用補土刀披補做一次。或是兩次都做補土。

每次上料請依照施工範圍需要斟酌調料的量,另外要留下第二次或第三次要用的料。

調料加水的比例 (每一公斤料):
________________補土料_____________毛刷料_____
LT-20A________350CC (即公克)______500CC (即公克)
LT-18S________360CC (即公克)______590CC (即公克)

停置五分鐘使料熟成,然後再攪拌一次,重新活化。然後就可以開始使用,如果放置太久沒用(尤其是快乾型),調料已經硬化無法使用,就必須丟棄重新再調
施工示範:

以下以第一次毛刷施工,第二次補土施工作示範

一、 牆面刷水(或噴水),使牆壁在施工時保持濕潤。如果牆面原本就潮濕則可以省略此步驟。

第一次刷水可以選用欣名α型滲透劑(阿發型滲透劑)增加滲透深度
二、 第一次取毛刷用料,用力上下左右刷以滲入毛細孔,再輕輕放料增加厚度。
料多放一些,以不垂流為原則。施工的範圍最好比白華(壁「癌) 的範圍大3公分(1吋)。
三、 清理工具,等待硬化。不管是毛刷施工或是補土施工,每次施工建議的間隔(硬化)時間為:

_________________補土料_________毛刷料__
LT-20A_________每次間隔6小時___每次間隔6小時
LT-18S_________每次間隔6小時___每次間隔6小時

四、 第二次取補土用料,施工前一樣要記得刷水,不然乾燥的牆面料不容易上去。
用力披補以滲入毛細孔,再輕輕放料增加厚度。
五、 刷水泥漆:乾燥後(或隔日)再刷水泥漆,如要增加美觀,可做一般的石膏補土,補土乾燥後再刷面漆。

六、 處理不當之修正如下表
處理不成功之情形 / 原因 / 改進方式

1. 補後起白毛或脫落
原因: 厚度不夠
改進方式: 再披補一次或嚴重壁癌需要琢粗或打掉水泥粉刷層。

2. 工作性不佳
原因: 牆面太乾
改進方式: 牆面刷水(或噴水)兩次,使牆壁在施工時保持濕潤。

3. 補後凹陷
原因: 披土用料太軟
改進方式: 調硬些。

4. 補後凸起 (台語膨管)
原因: 沒用力披土
改進方式: 用力披補或是刷披混合。

5. 刷面漆後有裂縫
原因: 披土未乾
改進方式: 隔日再刷水泥漆。

6. 補後出水
原因: 牆面出水
改進方式: 用快乾劑止水,或是等天晴或是浴室停用無水時再做。

7. 不明白
原因: 其他不明白問題
改進方式: 請教店老闆或是來函詢問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