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09-24

Olympus develops Micro Four Thirds camera

Olympus發表了新的 micro 4/3 規格數位單眼相機,體積只有 120 x 65 x 32mm ,但可是不折不扣可以調光圈快門換鏡頭外接閃燈的DSLR。

搭配餅乾鏡如果價格可以壓在兩萬以內的話,所有類單眼應該馬上就會被打趴吧?恐怕高階DC們也是挫咧等了。













雖然現在看起來外觀還很陽春,不過想買的衝動還是不爭氣的出現了...網路真是萬惡的淵藪啊orz...

如果質感可以做得像Ricoh R8 或 GX200這樣就更讚了ㄎㄎ。



Reference: Olympus develops Micro Four Thirds camera

2008-09-09

pocket pc結合GPS2KML軟體實作GPS logger功能

最近我因為想要紀錄旅行歷程的關係,很想買一台GPS logger。GPS Logger是一種GPS裝置,能紀錄旅行的軌跡時間位置,然後在Google Earth之類的應用程式上顯示。目前較常見的應用是追蹤交通工具、年長者、小孩等等。有的可以跟相機結合,讓每張照片都包含GPS座標時間地點等相關資訊。


大概長這樣。

anyway反正就是很想買。不過差不多一點的產品大概兩三千起跳,又找不到完美的機子,有的沒有中文介面,有的沒有藍芽,
有的長得不好看,不禁要感嘆GPS導航軟體怎麼不貼心一點內建紀錄的功能,這樣我以前買的GPS pda就可以先擋著用一下了。

不過上網搜尋了一下,01上竟然有人自己寫了這種PDA上的GPS logger軟體,還分享出來給大家使用,真是佛心來的。參考:hbsc大 - [自創軟體]ppc記錄GPS座標並於Google Earth繪出軌跡圖

二話不說,今天早上就裝到我的PDA裡小試一下。真的可以哩,除了開始一小段因為GPS還沒定到位,後面都很忠實第紀錄了我上班的路程。



連最後在找停車位都一清二處。



以後要是有這個,下班以後不回家偷偷溜到哪裡去都無所遁形了。恐怖哦。

2008-09-08

823五十週年前夕的大小金門尋根(?)之旅 Day3 8/15

時間過得真的很快,一下子就第三天了。三天玩金門感覺上應該很足夠,沒想到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,兩天結束還有很多地方沒去哩。吃完早餐便準備check out並展開今天的行程。在民宿附近晃晃時,發現附近就是金水國小和水頭古厝洋樓區,早知道的話也許晚上可以過來散散步。


這是住了兩天的水調歌頭,古色古香啊,尤其是有免費的冰棒跟泡麵隨便你拿這點相當不賴。

金水小學位處於金門縣西南方靠海之前水頭村中界之地,其興建之由來-早期因南洋麻里吧板石油開採,金水村鄉人多往之。造成移民之風潮,在民國初年,早期離 家背景的鄉僑陸續回到鄉里,此時村中之大事,以「金水學校」的籌建最為鄉里所視。經過里中族人的奔走成立,最初借用黃氏大宗祠為校舍。民國十年三月十日學 校成立,校名為「金水小學」,首任校長為王啟辛先生。但由於學生數日增,乃發動南洋鄉親捐獻,並擇中界南邊一地興建,並在其周邊也陸續有洋樓的興建,使得 水頭地區中界南邊自成一「洋樓區」,其中又以「得月樓」為代表...摘自
古城國小網站

現在金水國小已經變成出洋客的故事展覽館,展示主題主要就是介紹閩粵僑鄉社會的形成、海外華人的生活情境、金門華僑在南洋及僑匯經濟的建設等等。

有幾個流傳於閩粵僑鄉的故事,還有國語、英語、台語、閩南語四種語言可以按鈕播放聆聽。很奇妙喔,原來台語跟金門人在講的閩南語並不一樣,語調和用詞都不一樣,難怪剛到金門,還不適應的時候真的聽不懂阿伯阿嬸們在講些什麼。

整個展覽看下來,好像可以感覺到以前出洋客出外討生活的辛苦,失敗客死異鄉的多,成功衣錦還鄉的少,但家鄉的人們只會看見風光的一面,後輩們也還是絡繹不絕地往南洋發展。出洋客的老婆們也很可憐,通常親事是出洋客的爸媽找的,出洋客回來成親以後又出國了,妻子們就開始獨守空閨帶小孩服侍公婆的苦悶生活。


以前的藥局兼作通匯的管道,出洋客在外地挣的錢就匯回家鄉的藥局,家人再去藥局領,當然不肖藥局在騙人不知道的狀況下中間通常A很大。

有一個最出名的故事就是「阿秀巧認奇信」。

敘述阿秀的先生遠洋謀生,想托友人寄錢回家又不會寫信,只好畫圖表示寄多少錢,他畫了4條狗及8隻鱉,加上100大洋現金請郷人轉給妻子阿秀。

但阿秀接到郷人的錢是50大洋及圖一張,顯然郷人A了50大洋,阿秀仔細研究先生的圖,認為先生寄了100大洋,馬上找鄉人理論去。鄉人問有何證據,阿秀說有圖為證,鄉人說圖裡沒有任何文字表示有100大洋呀 ! 看官,您會嗎 ?

提示 : 請用閩南語解釋圖意
...摘自金門風情奇摩部落格



以前的教室的課桌就是這樣...打開來偷看小本或是偷吃便當似乎很方便

附近的得月樓就是成功出洋客返鄉興建的眾多洋樓之一,跟金門當地傳統的閩南建築形成相當大的對比。


水頭得月樓的槍樓,以前沿海有很多海盜,有錢人守衛用的瞭望台就是這樣。


閩南傳統建築的出水口會做動物的樣子。這個鯉魚挺可愛的。


同樣也是在水頭村的金道地蚵仔煎,60元有點貴,不過蚵仔確實很多。

離開水頭後,前往車行放行李,路上經過藥井和馬王祠。馬王是指陳淵,算是較早到金門去開發的政府官員,也是金門人的恩主公。唐德宗時陳淵在金門牧馬,因為島民療疾解困,曾於石獅山之側麓以劍指地而挖一井,井泉清洌甘醇而具有藥效,居民飲其泉,常能癒疾,自是世代稱之為藥井。很像鄭成功還誰的故事。


這就是陳淵的劍...的造型的石碑。後面被圍住的就是藥井。裡面還有水喔,不過不知道還有沒有神奇的功效就是了。

接著去參觀水產養殖所。裡面最有趣的就是鱟(ㄏㄡˋ)魚了。

『 鱟』這種生物早在四億年前就己經生活在海洋裡,較人類有著更長久的歷史,但近幾十年來鱟分布的地區越來越窄,數量越來越少,與環境大肆開發破壞有關。從前 台灣西部的沙灘有許多鱟,如今覓不可得;澎湖三十年前也有很多,現今也只是偶爾一見,如今祗有在金門可以找得到鱟的蹤跡,益顯現出鱟的珍貴與金門生態之 美,未來如何推廣鱟魚的生態保育工作顯得格外重要...摘自金門縣水產試驗所

鱟魚很好玩喔,動作超慢的,而且公魚都會跟在母魚後面。

順便來個關於鱟的俚語教學:
  • 拾得鱟: 形容運氣佳,買到便宜貨,或遇到便宜事。
  • 掠鱟: 一對對公母的鱟稱為鴛鴦魚,但人們卻把女人「討客兄」或男人找「細姨」而在「相好」時,被人撞見稱之為「鱟」;掠是捉的意思,頗有捉姦的味道。
  • 捉鱟公衰三冬,捉鱟母衰一斗久: 成年的鱟,無論是在水裡游行,或在海灘爬行,都是母鱟背著公鱟,漁民如果捉到鱟,一定是捉一對的,如果讓牠跑了一隻,捉到的這一隻就必須放走。
  • 捉孤鱟,衰到老: 捉孤鱟,衰到老。意思是說捉單獨一隻的鱟,一定會倒楣一輩子,因為鱟夫妻非常恩愛,你捉了一隻,另一隻會孤單寂寞,同時警惕世人,拆散他人姻緣,會倒楣一輩子。
  • 好好鱟,剎到屎若流: 剎鱟是一門大學問,不懂訣竅者,往往會把牠剎得一團糟。比喻技術不純熟,把一件美好的事給搞得面目全非。
...同樣摘自金門縣水產試驗所


真好玩,可惜不能抓個兩隻回家養。


抓魚大哥,要抓...就把我們兩個一起抓走吧(羞)(<-是在演什麼?)

之後也去了古寧頭戰史館、雙鯉溼地、慈湖慈堤三角堡等地。



古寧頭的拱門。好像有在國中課本出現過?沒印象了。


衝啊!我在後面為大家加油~(<-沒用)

雙鯉溼地有個環境保育中心,裡頭可以聽各種鳥叫聲,還有咖啡喝喔。對面的雙鯉湖邊有一尊北山風獅爺。


這位北山風獅爺看起來很好相處。

跟其他風獅爺不同的是,他是蹲著的不是站的,耳朵和牙齒都有修補的痕跡。google了一下,有兩種傳說:

  1. 據說當時北山設置風獅爺後,附近的西浦頭就烏雲蔽日,雞犬不能啼吠,遂由乩童卜測為古寧頭設立風獅爺所致,提議破壞解厄,但被古寧頭村民所聞,排林厝、南山、北山三地人丁日夜輪值守護。某日林厝人士當值,村民以為水淹到南山、北山處,事不關林厝境內,遂諉走與人聚賭,是日也由西浦頭人從河堤,敲毀該尊風獅爺左耳以及門牙,從此后,西浦頭撥雲見日,雞犬也恢復正常啼吠。
  2. 古寧頭北山的風獅爺長的非常俊俏,但是,常常鎮風總有沒風的時候吧!無聊的時候,聽說,沒事時,他會對著經過的村女吹口哨,講講黃色笑話,民風保守的村民不堪其擾。有一次有一村民實在受不了,拿著種田的工具,往他頭上一敲, 將它的耳朵敲掉。那隻耳朵現在用水泥補起來的。

ㄎㄎ,原來風獅爺都色色的是嗎?難怪表情都作那麼微妙。葫蘆(?)也是有大有小。

北山附近不遠,就是慈湖與三角堡。

慈湖三角堡在兩岸情勢緊張時時曾扮演第一線據點,於國軍撤走後,接管的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經過排雷、整修,變成為展現追求和平與保育生態的文化地景。


三角堡旁的大喇叭裝置藝術。對岸的同胞們~我們有林志玲,全民最大黨跟風火online~快投降吧!


國軍撤軍的三角堡外有幾輛廢棄的戰車,停在開滿了小黃花的地上,好像戰爭已經遠去,但又還留著一些陳舊的痕跡似的,提醒我們那段曾經有過的風雨。還是不要戰爭的好喔?大家平平安安的過日子就好了,我還想活下去哩。

天漸漸暗了,就準備回台北囉。


最後兩尊!機場外的風獅爺。左邊這隻是公的。

右邊這隻是母的。第一次看到母的風獅爺...真的有本事鎮住風而且跟年輕小夥子講黃色笑話嗎?加油。


回家做的是因為雷陣雨延遲一小時的立榮航空。三天的金們假期就這樣結束囉。那下次見啦。

2008-09-03

823五十週年前夕的大小金門尋根(?)之旅 Day2 8/14

第二天早上的早餐是閩式燒餅,比起台式燒餅來的甜。也有鹹的版本,裡頭包餡,我比較喜歡鹹的。還有粥,不過金門的粥看不到飯粒,不知道是磨成粉了,還是花很多時間熬煮,總之稠稠的,加了碎肉和蛋花,也很好吃。

吃完早餐原本要直接前往小金門,但趕到水頭碼頭時船已經開走了。沒辦法,就先到碼頭附近的金水古厝晃晃。水頭碼頭往小金門的船每個半點是可以載機車的,整點只能載人,所以我們等了一個小時。搭上船以後很快,15分鐘就到了。

烈嶼鄉,又稱小金門,位於金門本島西南方,居金門與廈門之間。地處中國福建省東南方九龍江口外、廈門灣內,並包括大膽島、二膽島、復興嶼、猛虎嶼、獅嶼等諸小島。距離中國大陸最近者只約五千公尺,在戰略位置上可以說是「外島中的外島,前線中的前線」......摘自wiki

先到九宮坑道去走走。真的是鬼斧神工,在巨石間挖出可以生活起居、行船和囤積物資的空間,而且燈光好氣氛佳啊。


這是九宮坑道門口的假人衛兵,做得很像,比起前陣子新聞上報得那位有誠意多了


進入坑道也請記得戴安全帽喔

接著就是騎著車在小金門各處看看。有勝利門、八達樓子、烈女廟、陵水湖、路邊的羊圈和湖井頭戰史館等地,也找到小金門少數的風獅爺之一:后頭風獅爺。這邊風獅爺很稀少,可能是因為小金門是風雞的地盤吧?


勝利門和823紀念碑


八達樓子,堅持到底...給我酒喝。


對對對...打那個...電話都不接又愛遲到的(<--設計對白) (<--不過也有可能真的是這位太太的心聲)


陵水湖邊四處可見廢棄的戰車...對不起,我再也不敢跟別人眉來眼去(?)啦


湖井頭戰史館裡的長官,正以電話指揮弟兄們作戰。真是辛苦了。


隱沒在路邊的風雞。長得也相當得微妙啊。


因為軍方在排雷的關係我們被迫改道,不過意外地發現小金門唯一還是唯二的風獅爺︰后頭風師爺。手上還拿著小繡球呢真可愛


九宮碼頭旁的黑色風雞。在小金門他是老大啦!

回到大金門後已經下午了,便前往成功去吃鍋貼,路上經過金門城北門,意外發現隱身在一旁的古市街。


這條街明朝時就有了,不過隨時光飛逝都已頹圮了,有一種寥落的感覺。

接著在路上有經過官裡風獅爺。這個表情...好微妙啊...好像色色的小老頭喔,真可愛。@$%^&也是相當的大啊,不錯不錯 XD


喔喔嘿嘿嘿嘿~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莫名的快感(羞)


很巧的是youtube上又有官裡風獅爺的開光記了,請參考。

到了成功找了好一下才找到鍋貼店,原本我們點了10個跟8個鍋貼,老闆娘有點為難的說20個幫你們作啦。後來回來上網一查,原來平常在賣都是30個起跳的。果然是生意很好的樣子。

金門的鍋貼不像台灣是條狀的,比較像是煎餃。另外還點了一盤炸排骨,炸得酥酥的。


旁邊搭配用的白色酸菜很好吃啊...真懷念。

吃完飯後就到附近夏興的海邊去玩水。入口就在夏興廟口馬路邊,一開始還不太確定,不過一個沒穿上衣的阿伯就在對面大喊對啦對啦可以下去。說到這個,我覺得金門的阿伯阿嬸們都很熱情,不像我們都市人那麼冷漠。


呃啊!要跳進料羅灣了!


等一下,你欠我的兩萬塊呢?別走! (<--也是設計對白)


喔喔!有摸到蛤蜊!那我們可以回家了。(?)


料羅灣以前也發生過很多可歌可泣的海戰,不過現在就是夕陽西下的平靜海邊。果然戰爭無情,和平無價,深夜問題多,平安回家最好。

這時天也差不多黑了,就慢慢踏上回水頭的歸途了。路上有找到成功和東洲的風獅爺。


成功風獅爺頭上有三條黑線...很無奈嗎ㄎㄎ


已經晚上了...實在照不起來。東洲風獅爺的臉色跟呼同學一樣青筍筍。不過他的嘴巴裡塞滿了零食,相當好命啊!

晚上就回去看北京奧運的棒球了。對日本,關掉電視的時候落後一分我記得。果然我應該看到最後的嗎 orz

<待續>

2008-09-01

823五十週年前夕的大小金門尋根(?)之旅 Day1 8/13

以為會有颱風,824日才到金門進行823的紀念活動,馬英九被金門鄉親訐譙。蘇爸爸到金門去當兵,討了個金門姑娘作老婆,後來生了個蘇麗文揚威奧運。這些都跟本文沒關係。

在和金門有關的日子出生,從小在金門街旁邊的廈門街長大,也沒造成我到金門去走走看看的動機。 一切還是要有人約啊。8月13到15日是呼同學的排休,所以就決定到金門去玩~(跟前面完全沒關係嘛 orz)